新聞中心

    您的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燕趙都市報》華藥“淀粉塔”退役

    發布時間:2014-08-03 00:00:00 來源: 編輯: 0次瀏覽

    華藥72米高玉米倉工作塔要退役了,希望人們都來關注它,那可是曾經的地標建筑?。?rdquo;日前,市民王女士在微信朋友圈里發了一條這樣的信息,引來好友們的紛紛關注。這座歷經50多年滄桑的地標性建筑,它的跌宕經歷讓許多“老石家莊”記憶猶新,同時,它也見證了省會醫藥產業的變遷。
     
    \
     
    \
    50多年前的“摩天巨塔”
          走進位于省會和平路路北的華北制藥康欣有限公司,72米高的玉米機械化倉庫工作塔靜靜矗立。它的腳下是兩條鐵道專用線,曾將來自周邊縣市的玉米源源不斷地運送到這里,儲存并加工。然而,在7月25日這個周五的下午,昔日繁忙的鐵道專用線兩旁已經芳草萋萋,高塔亦靜謐無言,與四周的寂靜融合在一起。
          這座塔曾被人通俗地稱作“淀粉塔”。站在塔腳下抬頭仰望塔頂,人的下巴與脖子幾乎呈一條直線,看得時間長一點,脖頸就會感到酸痛??敌拦镜那吧?mdash;—— 華藥淀粉分廠投產于1957年,是國家“一五”期間156項重點建設項目之一。遙想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這座72米高、相當于現在24層高樓的建筑,會驚艷了多少人的目光。
          一位已退休的康欣公司老職工說,工作塔連同塔后的24個圓筒倉,承擔了玉米的存儲和加工工作,這里總共可以儲存2萬噸以上的玉米。上世紀九十年代,工作塔滿負荷運轉,最高峰的時候日破碎玉米400噸左右,“那可相當于6到7車皮的玉米?。?rdquo;
          如果簡單地描述一下工序,在工作塔里,從周邊農村收來的玉米經過凈化、除塵和計量,被加工成淀粉乳,然后經過烘干,生產出淀粉,再從淀粉中提取出葡萄糖。最后,這些淀粉和葡萄糖被作為原料供給馬路對面的華藥總廠,生產出當時馳名全國的華藥“五大素”(青霉素、鏈霉素、潔霉素、土霉素、四環素)。
          由于計劃經濟時代華藥生產抗生素的壟斷優勢,連帶使得為其提供原料的淀粉分廠也成為人人稱羨的好單位。“那時候,一說在淀粉廠工作,大家都可羨慕呢。我記得,淀粉廠的職工還能發好多福利,肉蛋奶,什么都發。”一位上世紀90年代進廠的華藥職工還記得昔年淀粉分廠的盛況。
          而高聳入云的“淀粉塔”,也成了老石家莊的一座地標建筑。“以前附近就這座塔最高,大家都這樣說:看見那個塔了嗎?塔底下再往南走多少多少米,就到我家了!”回憶起當年,已在華藥工作三十余年的“老華藥”——— 華藥發展規劃部部長王小林笑著說。
    日益落寞的老地標
          然而,隨著本世紀初市場形勢的改變和藥品市場的激烈競爭,康新公司漸漸喪失了它的市場優勢。王小林說,康欣公司的命運是與華藥相連的,而對這兩者來說,最關鍵的轉折點是改革開放。1978年改革開放后,藥品市場的競爭激烈了起來,華藥的抗生素逐漸不再“一家獨大”。同時,周邊縣市也雨后春筍般建成了許多小淀粉廠,低廉的成本導致康欣公司在價格上喪失了競爭力。“說白了,主要的原因是青霉素和淀粉生產的技術門檻比較低,全國一下子上了很多,所以那段日子很艱難。”王小林說。
        康欣公司開始連年虧損,“淀粉塔”也不復當年滿負荷運轉的盛況。這樣的日子過了幾年,終于,迫于成本等壓力,康欣公司全線停產,華藥總廠也開始選擇外購價格更為低廉的淀粉和葡萄糖。
          王小林說,康欣公司決定停產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2008年,石家莊市政府提出將一批主城區工業企業搬遷,其中就包括華藥總廠和康欣公司。由于連年虧損加上搬遷動議,解決日趨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華藥集團最終決定將康欣公司全線關停。
          自此,經歷50多年滄桑的“淀粉塔”完全退出生產,成為純粹的、包含著老石家莊記憶的一座地標建筑。
          很多老石家莊人非常關心“淀粉塔”退役之后是否會繼續保留的問題。面對這一問題,王小林表示規劃目前尚未最終確定,但一些有特色的建筑會作為歷史文物予以保留。
    石市醫藥產業轉型的縮影
          見證石家莊醫藥產業發展的業內人士說,華藥“淀粉塔”退出歷史舞臺,實際上是這座城市的醫藥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象征和縮影。包括華藥和石藥在內的大型藥企都在籌劃技術的更新、產品的升級,來更好地應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
          據了解,原料藥市場競爭愈演愈烈,抗生素限用、基藥招標等國家政策也使原料藥的經營壓力越來越大,利潤空間不斷被擠壓。華藥和石藥這兩家原料藥巨頭為了應對新的市場形勢,均在謀求從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的原料藥向制劑等附加值更高的新產品的轉型。
          2010年9月和2011年底,華藥的新頭孢和新制劑項目分別投產,改變了華藥的產品結構,使之由抗生素占主角變成了心腦血管、代謝類制劑和呼吸系統、抗癌藥等新治療領域產品多頭并舉,并在國內率先研發出純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重組人血白蛋白,成為繼英國、日本兩家企業之后第三家實現重組人血白蛋白產業化的企業;石藥的主營業務,也從原來的原料藥,漸漸向制劑和創新藥為主的全產品線過渡,并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級一類新藥。
          據了解,2012年前,華藥和石藥這兩大原料藥巨頭的銷售額中,原料藥和制劑的比例均為8:2左右,而經過數年發展,二者的這一比例均有所變化,制劑銷售額大幅攀升。
          對落后產能的淘汰以及對新產品的開拓,將見證我省醫藥產業的綠色崛起之路。

                                       《燕趙都市報》2014.7.30 記者 付薇 文/周克禹 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聯系方式

    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和平東路388號

    咨詢熱線:0311-85993999

    傳真:0311-86672430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