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您的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長城網&nbsp;王志明:醫藥研發屢創佳績&nbsp;只為百姓遠離疾病痛苦<br />

    發布時間:2015-05-15 00:00:00 來源: 編輯: 0次瀏覽

    34歲的王志明,是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最年輕的主任工程師、科技委員會專家。他主持了華藥集團公司重大專項抗體藥物研發項目,開發了國際一流的抗體生產技術,為企業創造并保持生物藥物領域的技術優勢做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他也是國家“十二五”重大品種、集團公司重大專項、創新藥物重組人血白蛋白課題的技術負責人,他創造性地解決了生產工藝開發過程中的一系列工藝難題,推動了行業技術的升級。日前,王志明被共青團河北省委、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河北省青年聯合會聯合授予第十八屆“河北青年五四獎章”榮譽稱號。

    \

    腳踏實地做工作 只求問心無愧
    在王志明的辦公桌上,一臺聯想電腦、一個臺歷、一個水杯、20厘米高的材料整齊地擺放著。
    “2004年大學畢業后,我進入了華藥,從事研發工作。其實剛開始,只想著腳踏實地干好自己的工作,沒有想過將來會取得多大的成就,只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了。”王志明說,自己是幸運的,好的家庭塑造了他好的性格和品格,好的學校培養了他熱愛學習的精神,好的工作環境促成了他現在所取得的成績。
    11個年頭過去了,王志明主持了多個品種的工藝開發和產業化推廣工作。同時,作為研發中心最年輕的主任工程師,他還負責著集團公司重大專項、國家“十二五”重大品種、創新藥物重組人血白蛋白課題及多個抗體藥物開發的相關工作。
    \
    王志明說:“生物藥研發工作需要嚴謹的工作態度和持之以恒的決心,我們每一個項目的研發,也許不能都推出用于臨床治療的藥物,但求對該研究領域起到一些作用,為我國的醫藥研究工作貢獻一點價值。”
    在領導和同事們眼里,王志明虛心、勤奮、認真、執著。他的信念就是“勇往直前,讓人生無悔”,他在表達平臺技術建立、創新藥物研究及國家創新項目方面做出了出色的工作。由他作為負責人之一進行的新藥艾滋病疫苗的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該疫苗的研制除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外,更有巨大的社會效益。與此同時,該項目的開展也為華藥作為龍頭的產學研用的研究體制做出巨大貢獻。
    \
    華藥研發中心副主任高健告訴記者:“王志明是一個工作認真、奮進好學的小伙子,工作踏實、有闖勁。在他的帶領下,整個研發中心都充滿著朝氣,可以說他是這個團隊的‘領頭雁’,起到了帶頭引領作用。”
    攻堅克難勇突破 只為百姓健康
    生物制藥涉及知識密集、技術含量高,多學科高度綜合互相滲透,面對的挑戰不計其數。
    \
    “2010年,在研發一種產品的中試放大過程中,某項技術指標始終無法達標,同事們經過兩、三年的試驗一直無法突破該難題。”  王志明回憶起曾經的艱難歲月,感慨地告訴記者,那段時間,他連續四個月沒有休息,可以說是沒日沒夜撲在了該難題的破解工作上。他鍥而不舍、知難而上的精神深深打動了同事們,于是攻堅小組迅速成立,嘗試過多種方案,對生產工藝進行了創造性的集成和關鍵難點的突破,最終攻克難點,為該項產品成功申報臨床奠定了堅實基礎。 
     王志明說,有一次他的親人生病住院,他去醫院探望時,發現不少來自農村的腫瘤、癌癥患者,因為沒有錢治療,只能強忍病痛做保守治療,這種悲傷無助的畫面刺痛了王志明的心靈,他覺得,藥品不管多久才能研發出來,對于病人都是有意義的,都是能夠緩解病痛、治療疾病的。所以,他深深地明白自己工作的重大意義,憑借自己掌握的知識,盡快研發出治療藥品,為人類的健康貢獻力量。
    據了解,作為課題負責人和技術骨干,王志明出色地完成了國家、省、市等多個科研項目的申請及產業化推廣工作,為企業創新體系的建設及經濟效益增長做出了突出貢獻。他主持參與省部級項目十余項,獲得國撥經費超過5000萬元。其中,由其實際主持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大新藥創制”、“十一五”計劃項目因執行出色而作為重大品種獲得“十二五”滾動支持,獲得國撥經費近千萬元,這也是河北省唯一獲得滾動支持的國家級生物藥項目。
    永不放棄甘奉獻 只愿再創佳績
    眾所周知,制藥行業的研發是非常艱苦的,工作周期、回報周期長,投入資金、承擔的風險也大,不是單靠一個人就能完成研發工作的,還需要整個團隊的協同作戰,以及無數次的試驗和克服一次次失敗后的無助情緒。
    \
    在11年的研發道路上,王志明遇到的困難數不勝數,當記者問到他是否想過放棄時,王志明堅定地對記者說:“說沒想過放棄,好像有些虛偽。但做研發這11年,我對這份工作的熱愛是有增無減,跟別人說起自己從事醫藥研發工作,是非常自豪的。”
    據介紹,白蛋白是大劑量蛋白藥物的典型代表,也是世界難題,而重組人血白蛋白的臨床試驗研究在國內尚屬首次,作為藥用輔料,這也是國內截至目前唯一一個單獨做臨床試驗研究的生物制品。王志明和課題組一起,克服了中心醫院多、受試者數量多等種種困難,多方協調,創造性地解決了多個難題。受試者入組的數量和速度創造了華藥集團乃至河北省開展的非疫苗臨床試驗研究的新紀錄,為河北省乃至我國同類藥物的開發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王志明說,取得的成績、獲得的榮譽不屬于他個人,而是屬于整個研發團隊的。他帶領的課題組有30余名科研人員,作為團隊的“排頭兵”,他注重團隊建設和成員整體水平的提高,始終堅持著“將最合適的人放到最合適位置上”的工作理念。在完成緊張繁重的科研任務之余,他多次組織課題組內部技術練兵、頭腦風暴等活動,定期組織課題組技術研討,鼓勵不同項目間的技術交流,在這支年輕的團隊中,幾名青年已在相關領域嶄露頭角,技術水平和研究能力顯著提高。由于整體的出色表現,他帶領的這支團隊多次獲得了華藥集團“學習型組織先進班組”、研發中心“創新團隊”等榮譽,2013年還創建了“青年文明號”。
    目前,華藥研發的治療性藥品包括眼部、關節炎、免疫系統疾病、腫瘤、燒燙傷危重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療藥物。作為華藥集團公司重大專項抗體項目的負責人,王志明創建了國際一流的抗體生產技術體系,努力為生物技術的全面性及先進性增加厚度與深度,力爭在生物藥研發工作上再創佳績。
    長城網5月3日宿馨元/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聯系方式

    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和平東路388號

    咨詢熱線:0311-85993999

    傳真:0311-86672430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