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醫藥產業創新能力明顯提高,供應保障能力顯著增強,90%以上重大專利到期藥物實現仿制上市;醫藥產業規模進一步壯大,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速高于10%,工業增加值增速持續位居各工業行業前列。
對于老牌國有制藥企業來說,加快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顯得尤為緊迫。華北制藥集團被稱為共和國醫藥長子,開局“十三五”,其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戰略選擇倍受關注,近日,本報記者就相關問題到企業進行了深入采訪。
以企業搬遷為契機全面提升產業化創效水平
穿過鬧市區來到位于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華北制藥新園區,這里是承擔華藥再次騰飛的“主戰場”。進入新園區,撲面而來的是現代化高端制造工業的氣息。園區環境干凈整潔,樓宇設計布局現代化。進入車間前,記者被要求換上白大褂。在包裝車間,可以看到工作人員非常少。大部分工作都是機器完成的。膠囊粒在流水線上自動封膜后與藥品說明書一同自動折疊入盒。據介紹,整個過程機器還會自動測量稱重。從包裝車間出來,我們來到了藥品的轉運車間。這里是把剛生產出來的整箱藥品運送到恒溫恒濕的無人值守立體化倉庫。在這更是幾乎看不到工人,全部由傳送帶和機器人迅速完成。
華北制藥集團董事長張振恩告訴記者,借助廠區搬遷,華北制藥對產品結構、裝備工藝進行了調整和升級,生產線標準達到世界先進的美國、歐盟等法規標準。華北制藥原來是以原料藥生產為主的企業,在最近的這幾年中,華藥努力使企業從以原料藥為主向以制劑為主轉型。原來華藥原料與制劑比例是6∶4,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已經調整到了4∶6,產品附加值大大提高,工廠產業化和創效能力大大提高。
“十二五”期間,華藥累計實現銷售收入950億元、利稅33億元,利潤13.6億元,業績穩步提升。
堅持創新驅動破解發展難題
“如果說‘十二五’期間華藥在新園區建設、搬遷改造上是發展中一個亮點的話,那么‘十三五’期間,我們投資的特點、投資的策略,會進行大力創新,那就是堅持輕資產投入,要把更多的資金用在新產品研發、新產品引進、人才引進、戰略合作、技術創新、安全環保治理、品牌和文化建設方面。”張振恩告訴記者,規劃“十三五”,老國企勵志把企業建設成為“創新領先、集約高效、開放共贏、和諧富裕”的新華藥。
“當前,對于華藥來說,機遇與挑戰并存。”張振恩表示,受世界經濟和我國的經濟形勢影響,制藥行業也沒能逃離整個經濟發展速度的變化。2012年以前,制藥行業每年的增速在20%以上,但這幾年逐年下滑,2015年降低到了9.9%。雖然還高于全國GDP增速水平,但是從制藥行業本身看,它的發展速度已經下降了一半多。收入增速下滑的同時,利潤增速也不樂觀。行業的利潤拐點比收入拐點的到來要早一年,2010年創下32.7%的利潤增速高點之后,此后一路走低。這是現實情況,對此我們也感到壓力很大。”
“但是,我認為在‘十三五’期間醫藥行業較其他行業仍會有相對較快的發展速度。中國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有著十三四億人口、老齡化程度也在加大、二孩政策也放開了。這些都對醫療行業的健康發展起到了支撐作用,是行業保持一定速度長遠發展的有利條件。從這個角度看,我認為醫藥健康行業的發展不會出現重大波動。如何使更多的國產藥讓大家能用到,這是我們也是全行業的追求。如何在國際化當中占領更高的地位,也是我們的追求。所以,深化改革、創新驅動、開放合作、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對華藥來說十分緊迫,也十分重要。”張振恩說。
張振恩表示,“十三五”期間,將通過創新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穩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深化改革,要打一場轉型發展、提質增效攻堅戰。內部管理上,華藥從原來38個子分 公司,整合調整為幾個產業化鏈式公司,把提升效益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主動增加壓力,深化改革,找到增加效益的硬辦法,謀求質量和效益的雙提升。
調整產業結構重塑企業核心競爭力
因循守舊、四平八穩通常是老國企的通病;運行機制不活、新產品新技術儲備不足是困擾企業發展的現實難題。對此,張振恩認為,企業要有大作為,必須要在解決深層次問題上取得新突破,要樹立創新理念,扭轉“走老路最保險”的思想。
張振恩表示,企業要做的是搭建創新平臺,營造良好氛圍,瞄準關鍵領域,實現創新突破。特別是要堅持辦企理念創新、投資策略創新,要注重技術投入、研發投入,嚴控基礎設施過多投入。產業布局上要堅持發展路徑創新,做好現有產業,積極培育新的戰略支撐產業。
“‘十三五’期間,華藥將在腫瘤、心腦血管、糖尿病、免疫、生物等新治療領域重點發展、加大投資。華北制藥的產品結構原來是以抗生素為主,銷售收入占比70%。以后我們要把抗生素的銷售占比在總量上降下來。降下來并不是說不做抗生素了,而是在做好抗生素的基礎上做更高端的產品,做適應市場的新藥、新的治療領域的藥。把以抗生素為主逐漸調整為包括抗生素在內,抗腫瘤、免疫、糖尿病、生物藥、心腦血管藥等多治療領域布局拓展。也就是說,轉型轉的是原料藥和制劑的比例,結構調整調的是產品結構。同時,依托華藥品牌優勢、資源優勢,加快研究向醫療服務業、醫養結合、養老健康產業等延伸,拓展企業新的發展空間。”張振恩說。
張振恩認為,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從產業產品結構、工藝水平、創新投入、機制改革、市場策略、人才戰略等方面大力改革創新突破,是華藥集團持續健康發展、打造更加令人尊敬的新華藥的必然選擇。
(《中國醫藥報》 2016年6月1日 記者楊冠雄)